作者 / 蜉蝣采采
在月球上,我們早已留下了足跡。在地球外太空,無數的人造衛(wèi)星正在游弋。在萬米高空,各路航班川流不息。相比之下,我們仰頭所見的低空,是最渴望征服的疆域。
可能你會說,現在無人機航拍不是隨處可見嗎?無人機群也早都可以在空中畫畫了,甚至有的地方還能坐直升機或者熱氣球俯瞰美景,怎么還說我們要征服低空呢?
這是因為,低空給我們帶來的想象空間實在太大了。
在地面日益擁堵的當下,我們將目光瞄向了天空,通過將低空空域從“可通達”的自然資源轉變?yōu)椤翱捎嬎?、可運營”的經濟資源,物流運輸、應急救援、商務通勤等產業(yè)都可以蓬勃發(fā)展。今年,“低空經濟”在全國兩會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多地正在謀劃建設“天空之城”。這意味著,“低空經濟”已經成為多個行業(yè)確定性的機會,隨著政策和監(jiān)管的到位,低空經濟將迎來爆發(fā)式發(fā)展。? ?
?什么是低空經濟?
首先看一下什么是“低空”。我國的《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將空域劃分為ADEGW這5類。其中W類空域在120米以下,屬于輕型無人機的天下。G類空域在120米到300米,適合飛輕型以上的無人機。W類和G類都屬于非管制空域。
D類 20000+? —— 探空科學實驗
A類 6000~20000? —— 運輸航空
E類 200~6000? —— 通用航空
G類 120~300? —— 輕型以上無人機
W類 0~120? ——輕型無人機
再往上300到6000米這片廣闊的空間被稱作E類空域,屬于通用航空。6000到20000米屬于最重要的A類空域,我們坐的飛機的巡航高度都在這個范圍。注意,機場上空是特殊的管制空域,被劃分為B類和C類。再向上就是D類空域了,這個高度一般也就搞一些科學實驗。
因此,廣義的“低空”就在民航飛機的下面,也就是低于6000米的高度。但相對來說,絕大多數的低空飛行都在1000米以下,因此業(yè)界廣泛認為1000米以下的飛行活動都屬于“低空經濟”。注意,這里的高度是指“真高”,就是從地面向上延伸的距離。畢竟各地的海拔差異太大,有幾十幾百米的,幾千米的也有,低空領域用“真高”更為合適。
國家空域基礎分類示意圖官方對低空經濟的定義是: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fā)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tài)。我們把這句話里面的信息逐個拆開來看。首先是“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這里面的就包含無人機、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相當于電動直升機)、直升飛機、傳統(tǒng)固定翼飛機等,涉及居民消費和工業(yè)應用兩大場景。
“造飛機”是一個龐大的產業(yè)鏈,并且這個產業(yè)鏈在國內還很完善。低空經濟帶來的需求爆發(fā),首先受益的就是這些航空器制造企業(yè)。
然后是“各類低空飛行活動”。在城市里,無人機送可以外賣,送生鮮,送醫(yī)療物資。在農田,無人機可以進行作物巡檢并高效播撒農藥。eVTOL可以實現城際載人通勤,讓打“飛的”上班成為現實。這些低空服務,都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再下來是“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fā)展”。
無人機不是誰都能隨便飛的,超過一定重量就需要有專業(yè)資質的“飛手”才有資格駕馭。飛手這個行業(yè)將隨著各種飛行服務的擴展而不斷擴張。無人機在空中不能失聯,肯定要收發(fā)信號,要回傳視頻,要能被時刻監(jiān)管,這就得把基站的信號往空中覆蓋,對于通信行業(yè)也是利好。
上面幾點綜合起來,就是圍繞低空飛行的制造、飛行、保障、綜合服務等四大板塊,都屬于低空經濟產業(yè)鏈。
通信行業(yè)如何切入?
對于通信行業(yè)來說,肯定要從“網”的角度去切入。業(yè)界普遍認為,低空系統(tǒng)的框架包括四張網:設施網、空聯網、航路網和服務網。
資料來源:粵港澳大灣區(qū)數字經濟研究院,深圳市政府,中國銀河證券研究院
設施網:也就是低空經濟的基礎設施,包括分布式起降點、起降站等配套物理設施,為低空飛行提供了必要的場地和設備,確保了低空飛行的安全和效率。
空聯網:滿足了低空感知及通信的需求。通過空聯網,可以實現無人機和地面設備之間的實時通信和數據交換,實現了遠程監(jiān)控和實時預警等功能。
航路網:包含空域航路、3D數字地圖等。在航路網的支持下,無人機可以更加準確地規(guī)劃航線,并進行實時導航和飛行控制,避免空中碰撞和安全隱患。
服務網:數字化飛行管理服務系統(tǒng),為消費者和企業(yè)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同時,服務網也提供了監(jiān)管安全保障,確保了低空經濟的安全和規(guī)范發(fā)展??梢钥闯?,在這四張網里面,和通信行業(yè)最為相關的是空聯網。
顧名思義,空聯網就是要把無線網絡延伸到空中,解決無人機的通信、感知、導航等問題。為了避免和地面覆蓋之間的干擾,運營商需要單獨劃分出一段頻譜,將信號打向低空,這也是5G的專長??罩胁幌竦孛婺菢诱系K物多,因此信號的衰減小,空聯網的站間距就可以大一些。
通信網需要完成的服務在低空通信覆蓋的基礎上,基站還需要具備“雷達”般的感知能力,用于無人機的管控。這就要用到5G-A階段引入的新功能:通信感知一體化,簡稱通感一體或者通感?;镜耐ǜ心芰碇苯犹綔y無人機的距離、高度、速度、角度以及飛行軌跡,并上報給服務網。
在頻率使用上,中國移動有4.9GHz頻譜可以用來做低空通信和感知,并已開展“百城低空覆蓋”計劃。電信和聯通在3.5GHz上有200M帶寬,可以從中切一段出來覆蓋低空?;蛘?,未來采用毫米波來做低空覆蓋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目前低空通信和感知能覆蓋到最大1000米這個級別就已經完全夠用了,再向上就需要通過星地互聯技術(非地面網絡),這也是5G-A的重點發(fā)展方向。后續(xù),6G將會形成一張空天海地全連接的網絡。
服務網將所有管理部門、飛行器運營商納入一個統(tǒng)一的低空管理平臺,通感基站將感知數據上報給平臺,平臺可以進行低空飛行所需的監(jiān)控、調度、導航等多種服務。低空管理平臺最終會和監(jiān)管部門的平臺對接。服務網也是運營商可以介入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建設低空飛行平臺,運營商可以提供全空域飛行調度服務,部分代替“飛手”的角色,占據低空物流關鍵生態(tài)位。需求方的無人機只要符合飛控技術指標便可接入服務網。
低空無人機監(jiān)管、服務平臺架構下面再簡要介紹一下無人機的管控。對于無人機自身來說,通過GPS等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便可實現定位和導航,但對于監(jiān)管單位來說,這些導航數據可能會被干擾或被欺騙,“黑飛”無人機也不會上報自身的信息。
因此,監(jiān)管需要基于通感基站上報的數據來監(jiān)管無人機飛行。對于“黑飛”無人機,還需要進行反制。要反制,就得拿出雷霆手段。電磁步槍可以干擾無人機控制及導航信號,使其因失聯而迫降。聲納可以發(fā)射高強度聲波使無人機的陀螺儀無法工作,進而失控降落。再不濟,還有高能激光武器,可以直接把無人機給打下來。
綜上總結起來,空聯網、航路網和服務網這三張網都涉及到核心軟件系統(tǒng),它們合起來組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全數字化的智能融合低空系統(tǒng)(Smart Integrated Lower Airspace System,簡稱 SILAS)。
智能融合低空系統(tǒng)是低空經濟的大腦,共同實現空域的管控和服務,首先解決當前各種低空飛行器“看不見、呼不到、管不住”的基本安全問題,然后支撐低空大量不同形態(tài)的飛行器高密度高頻次的飛行調度,最后還要進行低空經濟管理、資源、業(yè)務、運營等多主體、多業(yè)務、的全方位協同。
智能融合低空系統(tǒng)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tǒng),需要多方合作,以建帶用,以用促建,經歷多個版本迭代,花費很長時間之后,才會發(fā)展成熟,屆時也是低空經濟也已經碩果累累了。
寫在最后
近年來,低空經濟的政策法規(guī)不斷完善,多地設立了低空經濟示范區(qū),5G-A通感一體技術驗證捷報頻傳,運營商推出了無人機管理運營平臺,多個企業(yè)已經開始運營物流及載人航線,低空經濟從政策、技術到市場三個方面的發(fā)展要素已經聚齊。
低空經濟,此刻正像昆蟲的蛹一樣,經歷了前期的積累蓄力,現在正在醞釀著一場名為羽化的蛻變。當風輕接力,一舉入"高空"!
參考白皮書:
中國電信《通感一體低空網絡白皮書》粵港澳大灣區(qū)數字經濟研究院《低空經濟發(fā)展白皮書(2.0)全數字化方案》銀河證券《數字經濟:數字低空賦能,搶灘低空經濟萬億級藍海市場》民生證券《低空經濟系列:新質生產力標桿賽道,低空經濟展翅高飛》信達證券《低空經濟專題報告:政策密集催化,eVTOL 商業(yè)化元年或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