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 發(fā)自 副駕寺,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全球第一的 Tier 1,官宣裁員了。
博世剛剛證實,準備裁員1500人,以適應汽車行業(yè)不斷變化的技術和需求。
博世發(fā)言人表示:我們面臨了比年初預期更大的挑戰(zhàn)。
更早之前,傳統(tǒng)汽車產業(yè)巨頭大陸,大眾汽車集團都對外釋放出逼人寒氣:形勢不好,紛紛裁員。
博世決定裁員1500人
消息一開始來自汽車行業(yè)雜志《Automobilwoche》。
該雜志報道稱,據內部人士透露,博世決定在德國的兩個工廠,費爾巴哈和施維貝爾丁根工廠共裁員1500人,并且包括研發(fā)崗位人員。
后來博世官方確認了這則裁員的消息。
博世發(fā)言人表示,即使博世想要通過新產品和廣泛的培訓措施盡可能維持集團的就業(yè)情況,但也必須根據某些地區(qū)的訂單情況進行調整。
我們認為,到2025年底,這兩個工廠的電驅動部門需要調整1500名開發(fā)、管理和銷售崗位。
也就是說,博世計劃對這兩個工廠的電驅動部門裁員,涉及研發(fā)崗位,計劃將在2025年之前完成。
博世準備通過把員工轉移到其他部門、提前退休或讓員工簽署自愿裁員協(xié)議這三種方式來實現裁員,目前正在和當地勞資委員會談判具體細節(jié)。
不過,博世還表示到2027年之前,不會在電驅動部門所屬的汽車與智能交通部門再次裁員。
那么為什么會突然裁員?
博世發(fā)言人的回復是,目前公司面臨著比年初預計更大的挑戰(zhàn)。
博世遇到了什么危機
對于此次裁員,博世詳細解釋說是因為高昂的前期支出,電動汽車就業(yè)要求較低,以及全球經濟疲軟。
雖然博世并沒有給出更進一步的說明,但從博世的經營狀況來看,汽車與智能交通部門投入高、利潤低是事實。
目前,博世集團核心業(yè)務包括四個:汽車與智能交通,能源和建筑,工業(yè)和消費品。
其中,汽車與智能交通部門一直是博世集團的收入支柱。
以2022年的財報為例,該財年集團總收入達884億歐元(約6831.46億元),同比增長12%。
其中四大業(yè)務銷售額分別為526億歐元(約4064.88億元)、70億歐元(約540.95億元)、69億歐元(約533.23億元)和215億歐元(約1661.50億元),占比分別為59.5%,7.9%,7.8%和24.3%。
但從業(yè)務利潤率來看,汽車與智能交通反而在四大業(yè)務中墊底,2022年利潤率只有3.4%,還是增加2.7個百分點之后的結果。
并且,汽車與智能交通業(yè)務近幾年的利潤率一直不容樂觀,排在倒數,2020年利潤率還是-1.3%。
博世集團首席財務官Markus Forschner博士曾解釋,汽車與智能交通業(yè)務利潤率低主要是因為供應鏈成本增加,以及業(yè)務轉型所需前期投資的影響。
并且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jié)是,供應鏈成本增加不僅讓業(yè)務利潤率走低,甚至已經到了影響產量的地步。
就在上個月,博世承認制造的48V輕混系統(tǒng)成本比預期高出很多倍,工業(yè)化遇到挑戰(zhàn),導致無法快速提高產量。
進而影響到需要48V輕混系統(tǒng)的主機廠——梅賽德斯-奔馳,被迫減少GLC和E級車的產量,損失了大約10萬輛汽車銷量,而這也是奔馳的高利潤車型。
另外,集團也確實在年初預告,今年將重組汽車與智能交通業(yè)務部門,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目標是能夠提供全棧式定制的解決方案。
所以這次裁員,也很可能是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博世是誰
最后簡單介紹一下博世。
創(chuàng)始人羅伯特·博世 (Robert Bosch) ,職校畢業(yè),成立公司前在多個工廠待過,制造過各種各樣的電器設備。
1886年,博世在德國斯圖加特成立公司,也就是集團的起源。
后來公司因為自研的汽車火花塞發(fā)家,業(yè)務逐漸擴大,經歷過幾次波折,但始終以汽車業(yè)務作為核心。
公司通過自研以及收購,從單一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成長為能夠供應多樣汽車零部件的大型Tier 1,再到現在幾乎全能的以電氣工程為基本的工業(yè)集團。
以集團收入而言,博世常年占據在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第一的位置,已經蟬聯(lián)11年冠軍。
△2023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前十
再加上博世汽車業(yè)務之豐富,從轉向剎車關鍵零件,到車載芯片,博世應有盡有,“流水的車企,鐵打的博世”已經是行業(yè)內無人不知的道理。
不過,這些都是在燃油車時代。新能源產業(yè)帶來的變革,供應商和車企之間關系發(fā)生的變化、造車所需技術和產品的改變,讓很多供應商有點措手不及。
博世為了適應這樣的變化,也只好積極應對,裁員是其中一種方式。
這也是一股正在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蔓延的寒氣。
大陸、大眾、博世……一眾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巨頭,紛紛裁員過冬。